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7月24日,西安交通大学彭康书院与江西华健电力工业有限公司携手举行“西迁之光筑梦基金”捐赠仪式暨主题党日活动。西安交通大学彭康书院党总支书记、院务主任叶明,华健电力董事长彭世健,西迁之光工作室主持人南亚娟,以及华健电力党支部成员和西迁之光社会实践团队全员出席。
筑梦基金赋能:校企联动共育时代新人
为助力西安交通大学教育事业发展,支持西迁之光工作室建设和“三活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深化校企地一体联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江西华健电力工业有限公司向彭康书院捐赠设立“西迁之光筑梦基金”。
捐赠仪式上,彭世健致辞强调,华健电力与西安交大有着深厚的合作渊源和高度契合的发展理念——共担产业报国使命,共传西迁精神火炬。他热切期盼以基金设立为纽带,进一步拓展双方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合作广度与深度,让西迁精神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叶明表示“西迁之光筑梦基金”的设立,是校企双方响应国家号召、深化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不仅为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资源,更是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重要平台。他勉励师生珍惜深入企业一线的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服务社会中增长才干、贡献力量。
南亚娟诚挚感谢企业素来对工作室的大力支持,她表示华健电力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优秀典范,为青年学子了解国情社情、开展深度调研提供了广阔舞台。基金的支持将有力推动工作室在精神传承、实践育人、创新孵化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西迁精神铸魂:红色基因赋能产教融合
为挖掘红色资源,将精神传承融入产业实践,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与实践能力,实践团队与华健电力党支部共建开展“赓续红色基因,弘扬西迁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在华健电力董事长彭世健和总工程师姚伟琼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地参观了精密电子元件加工车间等核心制造区域。姚伟琼详细介绍了企业在西迁精神引领下,深耕电力领域、坚持自主创新所取得的前沿成果与突出荣誉,深刻体会了精神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
随后,陈宇宸同学饱含对彭康老校长的崇敬之情,带领大家深情回望了交通大学西迁岁月;陆敏莹同学则值此建党月,以各行各业党员的身影描摹出建党精神在今天的传承发展。这些故事不仅是对西迁先辈爱国奉献的追忆和对当代党员扎根基层担当作为的诠释,更构建了一个师生与企业员工在信念的指引下共同学习的场景,在这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西迁精神新传人。
华健电力党支部副书记武悦表示:“听了同学们的宣讲很有感触,从西迁前辈到当代青年,从高校到企业,我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同一个信念——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汗水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
精神传承砺行:彭康族人反哺振兴桑梓
为收集宝贵历史资料,厚植爱国情怀,深入挖掘企业家精神,汲取成长财富,实践团队对彭世健董事长做了深度访谈。作为彭康曾孙辈族人,彭世健深情分享了西迁精神对其个人成长与企业经营的深远影响。
彭世健系江西华健电力工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西安交通大学首任校长彭康曾孙辈族人。他专注电类领域,作为高层次人才返乡助力产业发展。访谈中,他多次提到家族长辈常常讲述彭康参加革命、擎旗西迁的丰功伟绩,在他心中埋下“实干报国”的种子。创业维艰之际,西迁精神中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宝贵品质,成为他带领企业突破瓶颈的强大精神支柱。他要求团队以彭康校长扎根西北的定力攻克技术难题,以敢闯敢拼的劲头开拓市场,实现企业发展与国家社会进步的同频共振。
彭世健深受祖辈扎根地方奋斗传统的感召,以反哺桑梓为价值导向,怀着振兴家乡的强烈志愿,毅然放弃沿海发展机会回到萍乡创业,通过引进现代化技术和管理理念,推动家乡企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发展。他强调,在科技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实体企业的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必须紧密依托高校科研力量,期待通过共建联合研究院、设立技术转化基金等方式,加速高校前沿成果在产业一线的落地应用。目前,华健电力已与西安交大化工研究院、电气学院展开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未来将在热能高效利用、智能控制系统等领域深化合作。
“西迁之光筑梦基金”的设立及联合党日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彭康书院与江西华健电力的战略合作注入了新动能。双方将以此次活动为崭新起点,持续深化在精神共育、资源共享、人才共培、党建共创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共同探索校企联合、产教融合的创新范式,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让西迁精神在新时代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实践中薪火相传、永放光芒。